2009年7月,重庆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要求成立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具体承担探索场外市场建设任务,是全国首家设立的区域性股权市场。2013年2月,在重庆市委、市政府主导下,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完成公司制改造,成立了注册资本1.56亿元的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为市属国有重点企业。
发展至今,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公司逐渐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战略,又适应重庆市情的场外市场发展道路,处于全国同类市场领先地位:全国首家实现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挂牌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及市场内部分层;率先探索“交易所+投行”模式,提出“投行带动投资、投资带动挂牌”理念;率先设立“中国(重庆)路演中心”和西部并购路演中心;最早与政府合作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并向市外输出服务;率先推出大数据融资平台,开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业务信息化,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同时,公司管理规范,风控严格,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金融风险,市场功能发挥较好,创新能力较强。
一、深化功能发挥,做好上市资源培育
一是探索推进区县资本市场工程建设。2021年,公司整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资源,深入下沉区县,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广泛联络当地券商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中介渠道,推进区县落实及优化挂牌政策和开展企业服务等工作,致力通过推进区县资本市场试点助力提升辖区经济证券化水平。二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着力提升辖区股权意识。入选我市统筹支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加紧筹备开设乡村振兴板。截至2021年底,我市区域性股权市场累计挂牌企业1994家,累计托管企业2936家。自公司成立以来,所服务企业中累计已有20家企业上市,占同期重庆市境内上市公司总和的45%,有效提升了我市经济证券化水平。
二、完善培育路径,提高企业服务水平
一是高效联动交易所,打造重庆企业上市“朋友圈”。常态化运营深交所重庆服务基地,全年组织了8次深交所重庆基地开放日活动,服务拟上市企业近70家,并联合深交所、上交所、新交所、北交所、港交所举办上市培训服务十余场。二是着力筹建重庆基金创新服务基地,以导入优质基金资源助推重庆经济转型。现已向全国开展“基金+产业”招商工作。三是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效。发布企业服务体系4.0,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中首次推出分层次、分板块、分专项的服务组合,已为460家企业提供现场服务。
三、拓宽融资渠道,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科技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先期加快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融资对接。平台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全市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备梯队,助力我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二是持续搭建路演平台,助力企业融资。已形成全链条专业投融资路演品牌服务,2021年共举办11场路演活动,服务企业近100家。三是拓展直接融资服务,助力企业度过困境。加大对承销机构可转债业务的支持力度,规范承销机构展业管理、优化备案发行机制,助力企业债权融资。四是发挥金融平台优势,便捷企业融资。股转信易融平台整合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和资源优势,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使中小企业一站式获得银行贷款等服务,已累计服务挂牌企业1300余家。截至2021年,公司累计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983.27亿元,其中债权融资266.62亿元、股权质押融资666.14亿元、定向增发50.51亿元,累计股权交易额447.85亿元。
四、加快创新步伐,探索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一是夯实股权登记托管基础,实现工商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已初步与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目前正在开展数据比对工作以及后期业务流程梳理工作。二是助力业务管理数字化建设。推动综合业务系统迭代与更新,开发“企业360°视图”,提高了业务数字化发展能力。三是深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推广交易链金融平台,加快区县信用体系建设,参与推动重庆征信公司筹建等措施,为区域性股权市场数据信息服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